将 3D 列印技术融入到时装,并以前卫且充满未来感的设计风格著称的时装品牌 KWK BY KAY KWOK,是由香港设计师 KAY KWOK 于 2013 年在伦敦创立。 KAY KWOK 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时装和纺织系,后又前往伦敦时装学院修读男装设计硕士学位。他的设计天赋在学期间已初露锋芒,并于 2013 年凭借其毕业作品脱颖而出,获得赞助,成为首位登上伦敦男装时装周的香港设计师。这一历史性的成就为香港时尚界开启了新的篇章,也奠定了 KAY KWOK 作为国际舞台上备受瞩目的设计师地位。
KAY KWOK 的魅力不仅体现在设计上,也展现在他个性中的自信与真诚。访问期间出现了一个小插曲,一位路人错将 KAY KWOK 认作他人,并要求合影。得知认错后,KAY KWOK 并未感到尴尬或不悦,反而大方地向那人介绍自己。这份坦然和风趣,正是他设计哲学的最佳注解——「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活出自己的真实个性。」。
当初成立个人同名品牌时的契机和初心是什么?
创立 KWK 这个品牌的初衷是源于对现代环境以及所处社会的深刻观察。在这个时代,我们常常面对来自外界的评价与标签,例如「你不够瘦」、「你不够高」及「你的眼睛不够大」,甚至肤色、种族、性别认同或性取向,这些都可能引来无数的偏见。我认为,生活在这个时代,这些评判必须由我们自己过滤,不能让带有攻击性的言论进入内心。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活出自己的个性,过好属于自己的生活。结不结婚、谈不谈恋爱,甚至是否寻求 SEX PARTNER,这些都是个人选择,而不是他人能评判的。
我身边有很多朋友,因为无法承受外界的声音而陷入情绪困扰,这让我更加坚定要通过KWK 传递一个信息:「最重要的,是你内心的真实声音。」我们需要花时间与自己对话,思考如何消化或隔绝这些声音,如何让自己进步,如何让内心更加强大。这便是我创立这个品牌的起点与核心理念。
你曾在伦敦留学,你认为伦敦和香港的时装氛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我觉得现在香港有越来越多人以自己的性格去任性地穿衣,虽然在比例上可能还不算多,但确实有不少人能把衣服搭配得很出色。特别是 GEN Z 一代,他/她们展现出更鲜明的个性,比上一代更加洒脱,也更敢于追随自己的内心,这种改变非常好。他/她们没有一味地只追求主流大牌,反而喜欢寻找一些小众品牌或 VINTAGE 服饰,通过探索来发现属于自己的风格,这种过程既有趣又充满创意。
至于伦敦,深厚的时装文化、环境和 DNA,赋予这座城市的人们天生的时尚敏感度。他/她们的穿搭不拘一格,无论是色彩对比鲜明的大胆造型,还是低调的全黑穿搭,都能展现出丰富的层次感。他/她们的时尚态度很 SPONTANEOUS,仿佛时尚已融入了日常生活的一部份,随性而自成一格。
能够分享自己平日的创作过程吗?
从小到大,我一直对科幻电影充满兴趣,特别喜欢那些充满想像力的内容。我小时候经常幻想自己会飞,可能是因为看了很多《我和僵尸有个约会》和《美少女战士》这样的作品,总希望自己拥有魔法或特异功能。这些天马行空的幻想,成为了我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
例如,在上一季的创作中,我从《白蛇传》汲取灵感。当时,我看了许多与这故事相关的电影,并研究故事中的场景和情节,挑选那些能打动我的元素作为设计起点。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个故事,我还专程去杭州西湖参观断桥(白娘子和许仙邂逅的地方)。起初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但到了晚上,雾气笼罩湖面时,那种氛围给予我灵感。接着,我会开始分析故事的形态与情感,故事中是否有浪漫的色彩?这些情感适合用什么样的材质来呈现,是柔软的?还是坚硬的?然后,我会考虑如何将3D列印技术融入设计中。蛇的形态应该如何表现?是以抽象的方式呈现,还是更具象化?最后,所有这些元素都会通过未来感的风格重新演绎,形成我的设计。
作为首位在伦敦男装周亮相的香港时装设计师,这样的成就或头衔会给你带来压力吗?
其实这个头衔对我来说并没有特别的压力,更多是一种「YEAH!我是第一位!」的感觉。但对我来说,更大的挑战是来自于自己的标准和要求。每次完成一个系列后,我总会觉得有些地方还可以做得更好。每次大秀结束后,我就开始思考下一季该如何突破,如何改进。我希望每一季都能带来新的挑战与创新,所以每次对作品的「不满意」,其实是我追求进步的一部分。这样的过程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推动我不断探索和成长。
对比刚成为设计师的时候,你认为这几年自己在创作有什么样的改变?
在创作上,其实并没有太大改变。我依然像个热衷于钻研设计的「白痴」,对创意充满执着。
作为设计师,个人空间对你来说重要吗?
我的生活非常单调,基本上就是家和工作室两点一线。如果有人问我香港有什么好玩的或好吃的地方,我也说不上来,因为我几乎不出去。我是一个非常需要个人空间的人,不管忙碌与否,都想有独处的时候。比如,一个人看电影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放松方式,我很享受与自己对话的过程。我常跟朋友开玩笑说,就算谈恋爱,我也希望能和另一半分房睡。因为大家的作息可能不同,有时候我需要静一静,甚至会想把另一半「踢下床」来换取自己的空间。
你希望人们穿上 KWK 的衣服时有什么样的感受?
除了让他们感受到品牌 MODERN、CONTEMPORARY 和 FUTURISTIC 的美学外,我更希望能带给穿著者一种全新的体验。我也希望穿上 KWK 的人,能够展现勇于创新的精神。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无意间接受了许多外界赋予的标签,甚至还没尝试就认为自己不适合某些事物。而穿上 KWK 的衣服时,需要一种 OPEN-MINDED 的态度,打破这些限制,探索新的可能性。
能向我们介绍一下迄今为止让你印象最深刻或者制作过程最复杂的单品吗?
印象最深刻的是 CHAPTER 2 中的龙骨造型。那是我们第一次尝试制作很多大型作品,整个过程既紧张又富有挑战性。在大秀的后台,时间非常紧迫,但当时我们还没完全研究清楚这件作品该如何拼接、如何穿戴。
这种大型的 3D 列印作品需要拆解后运送,再到现场重新组装。每个拼接点都需要固定得非常牢固。记得那条龙骨几乎是在模特登台的最后一刻才完全组装好,模特随即出场,整个过程紧张到让人飙冷汗,因为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损坏。
除此之外,这件作品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另一点,是我看到一些香港网友的评论问:「这衣服平时要怎么穿呢?」这让我意识到,或许部分人对时装的理解还比较狭隘,没有意识到时装的表达跨度其实可以非常大。像这类 SHOW PIECES,更多的是设计师用来表达灵感,而不是专为日常穿着设计的。这些反馈让我更加感受到,作为设计师,我们的使命不仅是创作,更是让人们对时装有更开放的视角和理解。
对于想进入时尚行业的年轻设计师,你有什么建议吗?
建议就不敢说,因为每个人的机遇、环境和性格都不同。有些人喜欢稳扎稳打,而有些人则偏向跳脱和创新。不过,不论做什么,我希望年轻人能够 GO FOR EXTREME。不要相信所谓的 WORK LIFE BALANCE。因为要做好一件事,暂时来说,是没有平衡可言的,想要成功就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你花多少时间在一件事上,最终就会收获多少。无论是在设计、商业还是生活中,这点都一样。若你喜欢生活,就去钻研生活,没关系的,不一定说要一个很远大的志向。
一位独立品牌设计师要很 ALL-ROUNDED,无论是设计、美学、品牌运营、市场行销还是团队管理都要懂,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花时间学习每一个领域。所以,如果你过于追求 WORK LIFE BALANCE,当你在专心钻研一件事时又要停下来享受生活,这样你就会慢人一步。这并不是说不好,只是可能你会用更多的时间才能达到别人同样的成绩。
(Text by Yvette Ch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