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選擇去傾聽想聽的聲音」| 楊展如以衣服化為樂器,敲出苗族樂譜?

24-07-2019

【MING'S專訪】

把藝術與時裝融合早不屬新鮮事,而與世界知名設計大師 Vivienne Westwood 系出同門,先後為城市當代舞蹈團設計服裝設計亦為李寧品牌擔任時裝設計師的楊展Yeung Chin也算得上是香港的其中一名代表。

看似極有時尚天份的楊展原來是誤打誤撞入行的。回想當年,未曾接受正式訓練的他最初連基本設計草圖亦不會繪畫,「小時候看到朋友喜歡購買衣服及搭配,連最基本的設計草圖都不會繪畫就貿然去修讀時裝設計,之後成為陳仲輝大師的助手,在他身邊慢慢學習。」

正因不是在一般時尚教育制度上起家,另闢蹊徑的方法卻使得他的作品更卻特式。他直接在人型模特兒上作立體剪裁,作品倍添靈動絢麗,及後修讀設計碩士接觸時裝與藝術,更奠定了他以跨媒體的故事演繹手法。

作位一位重視藝術的時裝設計師,面對快時尚時洪流,他又會有何看法?他偏選擇精工細活,以慢制快,用少數民族的獨特聲音作出回應。

「快時尚」潮流下,沒有個性的融合設計讓時裝失去意義。

「快時尚讓人們學不會珍惜衣服,因為衣服價錢變得便宜,穿著一季後便可以替換。而且,因為快速替換,「快時尚」製造了很多垃圾,破壞地球,亦傷害了時裝的發展。從前時裝設計師會比當時的潮流走前一步,讓所有衣服都可以穿著很多季,成為長青款式。但現在大部分時裝設計師只會快速將不同品牌的元素融合,沒有個性的設計讓時裝失去了意義。」

楊展對快時尚既愛且恨,然而他的作品則是明顯是慢工出細貨的類型。

日常生活中,每件事都可以發展成一種藝術形式,而穿衣服就是一個行為藝術的表現。

我認為時尚是一種手段,用作展示我的藝術理念。

「我曾到英國西敏寺大學修讀時裝設計碩士,當時教授要求以藝術作品或影片形式交功課,所以訓練出以故事手法表達時裝的觸覺。其實在外國很多時裝展中,將藝術與時裝結合是很常見的事,戲劇式的時裝展可以營造視覺衝擊。像今次在《K11 Fashion Decode》展覽的主題是”Fashion Sound”,我把時裝結合聲音,讓時裝展不只是一場視覺的盛宴,以聲音更立體地展現時裝的獨有魅力。與一般時裝展行catwalk不同,我讓舞蹈員穿上會發出聲音的民族服裝,例如,舞蹈員身上的布料、飾物、鈴噹都會配合音樂及舞蹈發出聲音,加上16部屏幕播放我在中國貴州考察苗族時所拍攝的短片,為每個入場參觀者帶來多重視覺、聽覺的享受。

為了今次《K11 Fashion Decode》展覽,我更親身到訪了貴州苗族作資料搜集,其中一件作品是把鈴鐺放大並設計成外套,到訪貴州苗族後,我發覺這個民族服飾中有很多頭飾及銀飾,尤其是鈴鐺。其實我本身很討厭鈴鐺的聲音,但我一直挑戰自己去嘗試不同的元素,所以我在外套上加入鈴鐺這個飾品,穿起後走動時亦會發出聲音,我期望帶出「衣服亦可以成為樂器」,讓聲音與時裝結合。」

每個人都選擇去傾聽想聽的聲音,而故意忽略討厭的聲音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聽到的聲音。這次在尖沙咀K11 舉行的《K11 Fashion Decode》展覽中的專屬的時裝展體驗,正正能讓大家對少數民族的服飾有更深入的認識,藉以承傳這些珍貴的文化,展現「公共時裝展」和世界大同的精神。

文:Cherie Kong

1 / 6 楊展 Yeung Chin

放大

2 / 6 Yeung Chin FW 2018

放大

3 / 6 Yeung Chin FW 2017

放大

4 / 6 Yeung Chin FW 2018

放大

5 / 6

放大

6 / 6

放大